教育培训机构最常见的九大套路
分类:行业动态5196浏览
2020-09-04 17:23
近年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其质量良莠不齐。

教育培训,不像其他一些行业具有一套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监控、检验和追溯系统。大多数教育消费者,普遍缺乏对质量和服务的明确认知,这就让很多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钻了空子,而消费者有时候吃了亏也如“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

1、名师“名不副实"

一些机构在招生简章上说学校课程都是由某某名校的名师来讲,可实际到了课堂上,却发现老师们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典型案例:王女士的孩子明年将升小学,为了让孩子的英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她希望给孩子找一家以外教为主的培训学校。去年,王女士在家附近看见一家培训机构,打听了一下,他们是采用外教教学,校方还**,这些外教都是有相关资历的教师。王女士于是把孩子送进了这家机构培训。

上了几次课,王女士发现培训学校外教换得特别快,而且居然还有韩国和日本的外教来教英语。和其他家长聊起来,才知道,这些所谓的外教其实都是附近大学的留学生和来旅游的背包客,他们根本就没什么教师资历。

▲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一家艺术培训机构对其资质进行核查

来源:办学一点通 

2、虚假广告宣传

“30天包你说流利英语”“考试*过关”“一周成绩提高10分”“**拿证”……相信大家对这样的广告并不陌生。很多人都会对这样的广告产生怀疑,而一部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却抱着侥幸的心理勇于铤而走险。典型案例:我局12345政务热线收到市民投诉,某培训机构对外宣称培训教育1对1,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确保考试过关拿证书,限时报名还有优惠。市民为了将来事业发展有个好的出路,就报名参加学习。

上了一段时间培训课,觉得老师授课内容照本宣科,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根本不可能达到突飞猛进的效果,找培训机构理论,给出的答案是,没有认真按照老师的教法学习,所以效果才会不好。

▲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一家艺术培训机构对其宣传单页进行检查

3、报班容易退班难

报班容易退班难是教育培训又一现象。目前培训市场的费用偏高,学费制定标准也不明确,而想要从培训学校那里退学费就更是难上加难。

典型案例:王先生的儿子在一家教育机构上课,半年前因为工作调动要去外地,全家都要迁往外地,而孩子的课程还没有学完,当时很发愁。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机构说明了情况,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随时无条件退费。虽然就是2000多块钱,但是这种态度值得赞赏。

然而和王先生一样幸运的人可不多,李女士假期的时候为孩子报了一个培训班,后来发现和学校安排的活动有冲突,她要求学校退款,可培训学校说由于是学生单方面取消合同,不予退款。

4、假借名校招牌

一些中介机构利用消费者渴望上名校但对教育体制不熟悉的盲区,与消费者玩起“文字游戏”以混淆视听,从而钓其“上钩”。中介机构在名校附近租用大学的场地,然后打着名校涉外项目招生的旗号大肆招揽生源。小王就是因为这样的噱头被“钓上了钩”。

典型案例: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小王在高考招生宣讲会上看到了一所国内著名院校的招生宣传——“不论你的成绩如何,国内两年名校学习后就可升入海外著名高校并获其文凭”,这样的文字让小王感觉好像抓到了继续升学的“救命稻草”。于是缴纳了高额学费后,小王开始了他憧憬的求学之路。

可上课没多久小王就发现,自己上的并不是宣传中所说的国内名校,仅仅是中介机构招来的教师在名校的场地内进行教学而已。其实,这是中介机构利用学生和家长对国内名校的信任,在招生时大打的一种名校招牌策略。殊不知,名校招生仅仅是噱头而已,谋取利益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5、任意更改教师和教学地点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这也是培训机构常用的手段之一,不靠谱的培训机构除了无法**教师资源和教学质量外,甚至连教学地点都任意更改。

典型案例:罗先生就曾遭遇过类似闹心事,他所在的听力班外教频繁更换,短短十天的暑期班,外教走马灯似的更换了8位,连上课地点也换过两次,教学质量极差。

据了解,早期大部分培训机构没有正规的资质,有些培训班甚至有了学生后再去找上课地点和上课教师; 学生缴费后无培训协议也无收费发票;课程、课时、上课地点不确定——如此情况下,其上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培训机构“偷梁换柱”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事后家长只能“吃哑巴亏”。

6、培训机构一夜“蒸发”
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对教育培训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有些培训机构不符合培训条件,无法申领教育或人社部门颁发的培训许可资质,发觉事情将要败露,便会选择这一计策。

典型案例:周小姐报名参加了一所英语培训机构口语强化班,半年学费便高达5000元,然而仅仅几节课后,该机构竟然卷款走人。如果教学质量有争议,学生还可以和培训机构交涉,或通过投诉解决,但如果培训机构“人间蒸发”,消费者有冤无处诉,只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造成了维权路漫长而艰辛。

7、夸大宣传效果

“无中生有”用来形容凭空捏造,是机构擅长的计谋之一,为了招揽客户,他们肆意夸大培训效果,致使许多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培训效果是投诉和纠纷的最大原因,一些机构或培训班为了招揽生源,肆意夸大培训效果,冠之以考研笔试*过班,数学、英语**班,办公软件或网页制作班等等。但学员交了巨额培训费、在培训结束后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由于缺乏协议约束、维权意识不强或者维权渠道复杂,很多消费者往往选择了沉默。

8、**不兑现

“笑里藏刀”常用来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这一计策在培训教育行业应用广泛,工作人员在宣传时往往满脸堆笑地做出各种**,事后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

典型案例:市民在某培训机构的大力推荐下报了一门课程,原本怕实习、准备毕业论文会和上课时间冲突,但因为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完成课程可以退还剩下的费用,并在合同中给予注明,市民便打消了疑虑,全额交了学费。但后来当他真因为个人原因向培训机构提出取消课程并退款时,工作人员的态度急转直下,不仅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最后甚至避而不见,令市民十分气愤。

9、不签合同随时“赖账”
很多培训机构收钱后往往开张收据、发个听课证了事。一有纠纷,其口头**并无文字记载,消费者往往只能哑巴吃黄连。所以消费者一定要与对方签署相关合同,并认真阅读合同上所列出的相关条件。
典型案例:李女士在某培训机构交纳了3500元培训费用,学习中途她耽误了一段时间。过后准备继续学习,被告知过期了不能上课,“交钱时没有限制学习日期啊!”该机构这才指出学员证上有条规定:“听课证有效期半年,过期视为自动放弃学习资格,不予退费”。该机构并未与尚女士签署正规合同,仅凭学生证上的规定约束消费者。
面对这些暗藏的陷阱,一些消费不安全因素,很容易让家长学生上当受骗。为此,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消费者在报名参加培训班前要提高警惕。

好学校(91goodschool.com)是中国教育服务领导平台,18300+品牌学校现已入驻,2600万真实生源需求,专业的团队帮您解决招生难题!
12年互联网招生专家,1对1免费定制:高效招生方案
10分钟内,招生专家联系您!一切为了招生。
学校名称: 联系方式:
免费定制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