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二线城市的市场趋近饱和,各个行业巨头们的纷纷开启下沉市场布局,抢占市场份额。“下沉市场”这个词,已当仁不让地成为行业战略高频词。所谓“下沉市场”,指的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下沉市场的消费群体占据全国人口的七成左右,潜力巨大,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同样如此。如何才能做好教育行业的下沉市场呢?
想要做好教育行业的下沉市场,必须要足够有毅力,足够“笨”又足够智慧。相对于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性价比更高,教育成本较低,潜在的市场规模非常巨大。但是,情况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乐观,我们来分析一下
教育行业下沉市场的特点:
一、师资水平较低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的教师相较于一、二线城市而言各方面能力都有着较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区域的教师无法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有些英语教师甚至使用带有地方口音的英语口语进行教学,这些大家在自己学生时代也都或多或少见识过。
二、生源水平较差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相较于一、二线城市学生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因为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地方教育水平的限制,有些县域市场的学生很晚才开始接触英语,到小学毕业连26个英文字母和音标都还不能熟练掌握。
三、家长支付能力和意愿较低
家长的支付能力和意愿相对于一、二线城市家长差距较大。很多家庭并不富裕,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正常的学校学费之外,他们可能不愿意花费太多的钱给孩子进行学习或艺术上的额外投入,对于这些家长来说,教育产品的价格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同样重要。
四、招生主要靠口碑
教育服务不像购买手机等产品,通过短时间就可以呈现出产品是好是坏。教育服务的好坏必须要通过体验,所以口碑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而对于县域市场来说,移动互联网对于当地的影响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线上营销方式效果较差。所以对于下沉到县域市场的教育产品,更依靠口碑进行传播。
五、学习动机和目的
对于县域市场的孩子来说,艺术、体操等课程可能不是他们最需要的,但很多家长跟风上课,需求的持续性和刚性都存在问题。对这一市场的家长和学生,提分依然是第一刚需。如果一线城市的教育内容直接下沉到县域市场,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不足,学习态度也会出现问题。
要如何适应下沉市场
教育培训行业若想下沉到这个区域,就需要对用户进行分层,同时产品要适应当地的特征。例如新东方、好未来等行业巨头企业之所以下沉效果不理想,还不如一些当地的小机构,主要是因为本土的培训机构更适应当地教育市场的特征,更符合当地用户的需求,课程内容也更匹配当地的师资,同时他们已经在当地取得了一定口碑的积累。所以,要想下沉到县域市场,无论是产品设计、课程服务还是营销方式,都需要适应县域市场当地的市场需求。
对于县域市场,完全依靠线上进行服务、获课难度较大。所以教育企业需要更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获客,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服务需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若想下沉到县域市场,获客的途径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就涉及到一些线下的招生渠道了,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方式:
1.地推(派发宣传单页)
单页是提升品牌认知度、快速开发顾客最直接的方式,比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宣传的成本低、针对性强,具备实用、见效快、易操作等优势。单页设计需要突出培训机构的权威性或是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加上一些优惠活动或者体验活动,可以起到不错的诱导效果。
2.电销
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用户线索后,由销售人员通过初步沟通邀请到访转换。(由于电销属于传统的推广方式,也就归类在线下渠道了)
3.社区活动
在目标用户集中度较高,距离机构近的小区搭建培训招生咨询台,吸引家长主动前来咨询。主要适合幼儿教育及寒暑期K12的补习培训等。
4.商圈活动
在人流集中的商场做一些业务相关的比赛性活动,比如诗词大赛等
5.公开课
针对行业痛点展开的面向用户的讲座,比如家庭教育巡讲、升学政策巡讲等。
6.渠道合作
通过渠道关系,建立针对B端学校的招生模式,通过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老师的推荐宣传进行招生。可以采用体验课,公开课等形式。
7.异业合作
与业务有互补关系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比如互推、内容合作,或者进行跨界营销。
8.线下广告
主要投放机构附近的商圈、小区的电梯、公交站、车栏等。
9.转介
转介本质上是信任关系的转嫁,是教培机构非常重要的一个招生来源,通过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形成口碑,再设置一些转介礼品、购物卡,代金券,现金等驱动客户进行转介绍。
总体而言在下沉市场线下渠道其短平快的特征优势更加明显,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实景展示、授课体验等可以快速与用户建立起信任关系,引流、到访、成单一气呵成。如果企业在当地有很好的获客的途径和方法,将市场进行细分,切割出对自己有利的市场,下沉到某一个细分领域,构建自身的壁垒,就很有希望取得理想的成绩。